生活離不開交際,交際離不開禮儀。人們在接觸交往中,相互注重禮儀,表示敬重和友好。體現(xiàn)了時代的風格和道德品質,同時,也使我們體驗到交際愉悅,生活歡樂。因此,我們在交際過程中必須注重交際禮儀。
日常交往的禮儀
01遵守時間,不得失約
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的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準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久等而失禮。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付邀約,要有禮貌地盡早地通知主人,并以適當方式表示歉意。
02尊重老人和婦女、愛護兒童
這是一種美德。在上下樓梯、車輛、進出電梯。應讓老人婦女兒童先行、先坐,主動給予照顧。對同行的老人婦人、兒童。男子要幫助提拿較重物品。進出大門主動幫助老人、婦女、兒童開門關門。同桌就餐,兩旁如是老人婦女、兒童,男子應主動照顧,幫助他們?nèi)胂弧?/span>
03穿著適當整潔
任何服裝都要注意清潔、整齊。參加比較嚴肅的公眾集會活動,不要袒胸露臂,不要卷起長褲。女同志衣著盡量不要千篇一律,樣式花色應有所差別。
參加各種活動,進入室內(nèi)應脫掉大衣、風雨衣、套鞋,不要把泥水帶入室內(nèi)。參加婚禮,女同志應適當裝飾打扮。郊游、遠足,可穿便裝。參加葬禮或吊唁活動,男同志一般可著黑色或深色中山裝。女同志著深色服裝,內(nèi)穿白色或暗色襯衣,不用花手帕,不抹口紅,不戴裝飾品,切忌打扮得花枝招展。
04舉止文明大方
舉止要落落大方,端莊穩(wěn)重,表情自然誠懇,和藹可親。在比較嚴肅的集會時,站立,身子不要歪靠在一旁,不半坐在桌子或椅背上。坐時,腿不亂搖,腳不高蹺。
坐在沙發(fā)上不要做出懶散的姿態(tài),尤其是女同志不要張開手腳躺著。在交通要道上,多人行走不要有意排成橫隊形。與不夠熟的人談話時,手勢不要過多,不要存心大笑或高聲喊人。在圖書館、博物館、醫(yī)院等公共場所,都要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演講、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05結識講方式
在交際場合結識朋友,可有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認識。為他人介紹,要事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無論自我介紹或為他人介紹,作法要自然。例如,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熟悉的,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則順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
在這些場合中亦可主動自我介紹。講清姓名、身份、單位,對方則會隨后自行介紹。為他人介紹時,還可說明與自己的關系,便于新結識的人相互了解與信任。表示尊敬時,遞交名片,以示今后來往。如果無意結識,則只言片語,點頭示意即可。介紹具體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不要以手指指點點。
介紹也有先后之別,應把身份低、年紀輕的介紹給身份高、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婦女。介紹時,除婦女和年長者外,一般應起立,但在宴會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有所表示即可。
06握手有講究
在交際場合,握手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一般在相互介紹或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關系親密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紀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的對身份高的則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往往只握一下婦女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次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時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待別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握手時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要看著第三者握手。
主人主動、熱情、適時的握手是很必要的,這樣會增加親切感。
握手除是一個見面的禮節(jié)外,還是一種祝賀、感謝或相互鼓勵的表示。如對方取得某項成績與進步時,對方贈送禮品時以及發(fā)放獎品、獎狀、發(fā)表祝辭講話后等,均可以握手表示祝賀、感謝、鼓勵等。
07致意有分寸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是舉右手打招呼并點頭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
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遇見身份高的人,應有禮貌地點頭致意,不要主動上前握手問候,只是在他主動伸手時,才向前握手問候。
如與對方很熟悉,一般也要在對方應酬活動告一段落之后,再前去問候致意。對于尊長中的熟人,要主動致意,不要佯裝未見。但對方如果很忙時,則以不打擾為宜。
08交談講禮儀
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說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運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隨意用手指別人。與人談話時,不宜與對方離得太遠,但也不要離得太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談話時不要唾沫四濺。
應掌握談話的時間,如屬初次見面,談話時間不宜太長,對方工作忙,把需談的問題談完即行告辭。晚上拜訪別人,一般不要至于夜深。
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不要湊前旁聽。若有事需與某人談話,應待別人說完。有人與自己主動談話,應樂于交談。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談話中遇到有急事需要處理或需要離開,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談話現(xiàn)場超過三人時,應不時與在場所有人攀談幾句,不要只與一、二個人談話,不理會在場其他人,也不要與別人只談兩個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談問題不便旁人知道,則應另找場合。
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別人講話,也應適時發(fā)表個人看法。要善于聆聽對方談話,不輕易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在相互交談時,應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對方發(fā)言時,不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顯出不耐煩的樣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懶腰打哈欠、玩東西等漫不經(jīng)心的動作。
圖片
談話的內(nèi)容可不受拘束,但不要談荒誕離奇,黃色淫晦的事情。一般不詢問婦女的年齡、婚否。與婦女談話不說婦女長得胖、身材壯、保養(yǎng)得好等語,對方不愿意回答的問題,不究根問底。對方反感的問題應表示歉意,或立即轉移話題,一般談話不批評長輩、身份高的人,不譏笑諷刺別人。
男子一般不參與婦女圈內(nèi)的一輪,也不無休止的與婦女攀談引起別人的側目。與婦女談話要謙讓謹慎,不要開下流庸俗的玩笑。談話中要使用禮貌語言,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打攪了、再見……等等。在社交場合談話,不應過多糾纏,不高聲辯論,更不能惡語傷人,出言不遜,即便爭吵起來,也不能斥責謾罵,最后還應握手而別。
結束語:以上是桑植人在日常生活交際中,總結出來的禮儀規(guī)范,也顯示了桑植人重視禮儀。在下一期的專欄中,還會繼續(xù)介紹其他的交際禮儀,敬請期待!
內(nèi)容節(jié)選自:光明日報出版社《桑植民俗禮儀大全》
編輯:錦郎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