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離天只有三尺三,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千河,舉目遠眺桑龍縣。”這就是云龍山,坐落在桑植縣上河溪鄉(xiāng)與河口鄉(xiāng)的交界之處,獨特無比,令人向往。云龍山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高,大,奇。
No.1高 大 奇
云龍山的主體為圓峰和尖峰。從山腳到山頂?shù)拇怪备叨?圓峰約4000米,尖峰約4500米。人一旦爬上巔峰,一股清風襲來,頓感心曠神怡,居高臨下,一切盡收眼底;舉目遠眺美麗的桑植、龍山縣城,還有永定區(qū)、武陵源區(qū)的大部分地形地貌,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
云龍山主體加上周圍大小山峰統(tǒng)稱云龍山山脈,共計1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四季長青。近年來雖遭濫砍亂伐,但是樹林中的參天大樹依然不計其數(shù),野生動物上百種,野豬、麂子、山羊、刺猬等特多,并有獼猴出沒。同時山上還生長有珍貴藥材上千種。
也許是上天造就了今天雄偉壯觀的云龍山,據(jù)說5000多年前云龍山曾是一片汪洋,后來由于地殼變化讓云龍山脫穎而出,展現(xiàn)今天的非凡。從正面(比石溪)欣賞云龍山:尖峰猶如大鬧天宮的美猴王,神采奕奕;圓峰緊緊依偎在尖峰的周圍,不離不棄。如果將整個云龍山山脈比喻成龐大的花果山,那么這主體所在地則是水簾洞,在這洞外還站著兩位高大魁梧的衛(wèi)侍。這美猴王啊真是神通廣大,從她的嘴里噴出一股天然礦泉水,而且長年累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成為比扒河的發(fā)源地,這正是云龍山的神奇之所在。是用在這樣一座垂直高度為4000多米的山峰竟然會冒出一 股天然礦泉水來,真是造化?。?/span>
No.2云龍寺
云龍山的出名。在于山上的寺廟。上河溪鄉(xiāng)信仰佛教、道教的人很多,其次是儒教。由于信教,廟宇就多。如云龍山的大廟、楊竹溪的五谷廟、上河溪的禹王宮、萬壽宮、白竹山的望龍山寺廟。記載最完整的是云龍山大廟。
云龍山寺廟位于尖峰頂,建于清朝,舊廟的遺址至今尚在。這座寺廟僧尼很多,香火不斷。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都要舉行廟會,最多時達幾百人。主要是敬香(即敬菩薩),由長老和尚主持,敬香的人都自帶清油、米、供果,晚上誦經(jīng)禮拜,早上早早起來,由和尚帶領敬香人到寺廟各殿神前燒香禮拜,然后回到大佛殿抽簽問卦,抽簽后在木板(刻板)印刷,簽上分吉、兇、禍、福。廟前有一口大鐘,重2千多斤,用很高的架子掛起,早晨敲四聲,余音清脆,方圓數(shù)十里可聞,即代表“國泰民安”。還有一個大鼓,用很大的架子擱著,和尚晚上敲四下,意即祈禱“天下太平”。光緒25年前(1899年),本鄉(xiāng)李正熙等4個信士整修后殿,重修前殿(武圣宮),當?shù)匚娜恕⑶扒灏呜暲钌侔诪榇俗餍?,刻于武圣宮前(現(xiàn)該碑被毀)。
其碑文抄錄于下:
No.3碑文
重修云龍山前殿碑序
自古興一役創(chuàng)一業(yè)前以傳而后以彰。古今人相待于百年之間者每有前后一轍之感,而此一時也抑一地也,茲四人者復興斯殿,后殿方興,前殿并作,后眾愈奮,前此益亟,同日同時也。暨巍然始,若由于激勵繼遂成于踴躍,人心之齊耶,山靈之聚耶,神德之盛耶,于此前后輝映,上下相承。昔先王神道設教即觀于鄉(xiāng),誠見王道之易焉,前四人者由此其選行且益創(chuàng)無前之偉業(yè)矣,不且見人心之大可為而世道將興也已哉。廟成以為武圣之宮,而從祀方殷,作此以為四人旌,且以為眾姓勸,是為序。
本邑貢生李少白拜序
信士:李正熙 李正敬 李正德 肖友典四人敬修
海市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 谷旦
No.3寺內
這座廟有大佛殿,殿內有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有左、右兩尊觀音菩薩,前面樓上有韋陀菩薩。武圣宮前的小堡上,還有附建筑物地母廟,西去約半里,有一水井,這并雖在山尖,但水極為清涼,水源不大,卻終年不干。井旁有一小廟,壁上題寫“龍王宮”三大字。山的頂峰有一八角樓形的建筑名日“祖師殿”,殿前造巨石門高約2米有余,上題“玉虛宮”三字。從大佛殿到祖師殿,攀山而上約二里之程的崎嶇山路,其間有小廟名日“飛升殿”,有三尊大菩薩。
云龍山寺廟建筑群,內容豐富,設置完整,可惜文革時期全部被毀掉了。另外,修在楊竹溪的五谷廟,呈八角樓,寶塔形,五谷廟對門有地母廟,地母廟前是本地秀才肖成才先生寫的一副對聯(lián):“地勢神奇,直鎖一溪水口;母靈感應,常慰四境農心。”這五谷廟曾有一僧尼看守,祀奉香燈,老尼姑姓代,解放后生產(chǎn)隊把她作“五保戶”安排,一直到田土落戶那年才去世。
內容節(jié)選自:《桑植地名典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編輯: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