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精品综合视频在线第二页|7799精品视频天天看|第一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亚洲性爱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Ⅴ日日|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关看

尚生武:第一個登上國際舞臺的桑植民歌手

2016-08-14 09:42 來源: 踏跡尋音

  


       1987年,第十九屆國際民間藝術(shù)節(jié)在波蘭舉行,當時,湖南派出了自己的民間藝術(shù)代表團,一位從張家界桑植縣大山中走出的民歌手,一口氣唱了5首桑植民歌,一時被譽為“桑植民歌歌王”。
       2007年,他的名字被列入國家級的桑植民歌傳承人。
       他,就是63歲的土家族民歌手尚生武,十月,我驅(qū)車百里趕去桑植尋找他,憨厚、樸實,第一句話說:“我今天很高興,早上媳婦生了雙胞胎女兒、中午你從上海老遠來聽我唱歌,我晚上要趕去北京中國音樂學(xué)院給學(xué)生講授桑植民歌”,笑容滿滿堆放在嘴角。
 
大山為舞臺,牛群為聽眾


       1952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桑植縣河口鄉(xiāng)的尚生武“打小我就生長在高山上,每天的生活,都需要呼喊。山上隔得遠,邀對門的伙伴一起放牛,你不喊,聽不著。”那個時候的尚生武還不知道“回音”是個什么東西,他只知道每次喊叫之后,山上就有一個自己的聲音在重復(fù)。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哎呀,我就老是喜歡叫,聽那個聲音,怎么那么好聽?”
       50多年后說起這些,尚生武仍忍不住大笑,“叫我唱歌就唱歌,叫我撐船就下河,唱歌不怕老歌師,下河不怕爛巖窠……”,在和記者的交談過程中,他還時不時地站起來唱上幾句山歌民謠,高亢悅耳的山歌聲讓記者不得不佩服他的好嗓子和快樂健康的好心態(tài)。
       “上坡不起腿無力,自從沒得好的吃。我吃了三餐油渣飯,上坡只見腳板翻……”村里有年三十鬧花燈的傳統(tǒng),11歲時,尚立武就扮演花燈中小花臉的角色,打一段花燈再唱一段民歌,當年的唱詞他依然記得。“正月里是新年,郎跟姐拜年,雙腳跪到姐面前,我拜個空手年……”尚立武說到小時候唱花臉時,很自然地就站起來邊打著花燈的手勢邊唱了起來。
       他說:自幼在爺爺尚德春、叔叔尚世胄、尚世龍等影響下,喜歡上了山歌、情歌、花燈,火堂上聽長輩們唱歌,他們看我聽得入迷,就給我一句句的教,如十想、十夢、十摸、十勸等,上山放牛、爺爺們就教我唱山歌,“叫我唱歌就唱歌”、“上坡不起腿無力”、“姐兒住在半山巖”、“九嶺十八崗,口火也幺,口火口火……”一人唱歌萬人接,層層山峰歌聲疊,好似神童天上接,一聲幺嗬一聲接一聲,慢慢遠上,就這樣喜歡上了放牛歌。
       我們家鄉(xiāng)自古以來就喜歡唱山歌,打花燈、大年三十夜起燈,各家各戶拜年唱一段打一段花燈,二人花燈,男的小花臉,女的旦角由男伴女裝,二人戲耍,打花燈由鑼鼓伴奏,自跟著走村串戶玩花燈,十二歲起自己還伴小花臉。
       在大山為舞臺,以牛群為聽眾的生活,到了上個世紀的1970年,縣花燈劇團吸收他成為一名歌唱演員,“那時候每臺晚會都有我的獨唱節(jié)目,當然,基本上都是唱的桑植民歌。”
       從1982年起,尚生武進入桑植縣文化館,開始記錄、整理和傳唱桑植民歌。跋山涉水,跟許多生活在大山里的老藝人學(xué),再進到學(xué)校,教孩子們唱。“除了吃飯和睡覺,我就是在唱歌。”
       1978年,民歌大解放,尚生武把桑植民歌《桑植是個好地方》、《桑木扁擔軟溜溜》、《打漁歌》等,從桑植唱到湘西自治州,唱到長沙,繼而又唱到北京,他演唱的民歌《打漁歌》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制向全國播放。
       在桑植民歌界,教授民歌的稱“師傅”,好學(xué)的尚生武多年來又向師傅谷志壯學(xué)唱《好郎好姐不用媒》、《四季好風光》、《四季花兒開》等,向宏志師傅學(xué)習《拋開花燈一條線》等,谷兆慶師傅教他獨唱《翻天云》、《白鶴起翅腿腿長》,向順進師傅教他《歌師唱歌好口才》、《小小幺姑愛壞人》、《自從沒到郎一堆》等。
       近年來,尚生武還參加收集整理桑植民歌和歌謠8千多首,為中小學(xué)音樂教師培訓(xùn)民歌,為市旅游部門培訓(xùn)導(dǎo)游,為中小學(xué)生重點輔導(dǎo)民歌等,不亦樂乎。
 
用生命讀懂的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源遠流長,浩若煙海,她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也被音樂專家譽為“流金溢彩的金色旋律”。
       水有源頭,歌亦有源頭。桑植,以土著文化為主體,又呈現(xiàn)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在澧水的河邊,最早有記載的文人作品就是屈原。他在《九歌》的《湘君》中借湘女之口吟唱: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而在《湘夫人》中,更是如啼血杜鵑,反復(fù)詠唱,一腔深情,兩次放歌: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在結(jié)尾時再次至真至誠表達心聲: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澧浦。穿透歷史的歲月,我們仿佛看到屈老夫子溯澧水而上,觀兩岸風光,且歌且的情景。
       1942年的《桑植縣志》曾記載:雍正五年,邑人張宏在城西捐地創(chuàng)建武廟,有歌舞樓,白叟黃童盡歌舞。
       桑植有3474平3方公里,45萬人,28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诘?2.6%。桑植的地理環(huán)境是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們出門爬山,勞動在山,依山而居,順水而行,彎彎的山道,純潔的泉水洗滌他們的身心和生活,相互一聲問候,穿越森林流水,傳遞到對方,山的靈氣,水的清涼,泥土的芬芳,花的鮮艷,葉的飄香,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婉轉(zhuǎn)優(yōu)美,充滿著山音水韻泥土芬芳。
       桑植民歌也記載著民族的歷史、遷徙。如700多年前因戰(zhàn)事而定居桑植的云南白族人,現(xiàn)已發(fā)展到10萬人,成為中國第二大白族人聚居地,他們承上啟下地傳唱:“家住云南喜洲瞼,蒼山腳下有家園”。日積月累,桑植民歌像一座高山巍然聳立,像一泓海水既深且廣。
       尚生武告訴我一句順口溜:“平民百姓愛唱桑植民歌;專家學(xué)者研究桑植民歌;領(lǐng)袖偉人贊揚桑植民歌。”
       解放初,土溪洞村的婁菊香在北京為周恩來總理演唱桑植民歌;汪家坪村的黃道英2001年4月5日在張家界為朱镕基總理演唱桑植民歌 。1995年3月27日,桑植本土歌手尚生武、向佐絨在張家界伴陪江澤民總書記走幾公里路,邊走邊唱桑植民歌 。

 

不斷出新的《馬桑樹兒搭燈臺》


       新中國成立后,印制的第一本《中國民歌》,其第一首就是桑植民歌《馬桑樹兒搭燈臺》。
       2003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作為壓軸之作演唱了桑植民歌——《馬桑樹兒搭燈臺》。一曲天籟震動了世界音樂之都,同時,也將桑植民歌這門口口相傳了千年的古老藝術(shù)帶再次帶到了世人面前。
       據(jù)史料記載,這首歌的原創(chuàng)作者是桑植橋自彎鄉(xiāng)的朱耀榜,朱從小不僅山歌唱得好,而且又能創(chuàng)作新的山歌,年輕時就在當?shù)孬@得了“山歌王子”的美譽。創(chuàng)作《馬桑樹兒搭燈臺》,是朱耀榜受了一首古老的土家族民歌《馬桑樹兒搭蔭蓬》的啟發(fā)。“馬桑樹兒搭蔭蓬,有心戀郎莫怕窮,只要你我情誼好,冷水泡茶慢慢濃”,這是一首典型的描寫愛情的山歌。
       馬桑樹是桑植縣山區(qū)常見的一種低矮的落葉灌木,它不是指馬??频鸟R桑樹,而是忍冬科的水馬桑。五月中旬,正值水馬桑的盛花時節(jié),一蓬蓬的水紅色馬?;ㄏ蟠畛傻臒襞_。馬桑樹下都有一片蔭地,里面干干凈凈的,青年男女躲在里面談情說愛。馬桑樹下成為了當?shù)赝良仪嗄昴信低导s會和私訂終身的地方,成了當?shù)赝良易迩嗄昴信異矍榈南笳?,這就是《馬桑樹兒搭燈臺》的創(chuàng)作基礎(chǔ)。馬桑樹,生命力極為旺盛、頑強,這又象征著當?shù)厍嗄昴信膼矍樘扉L地久,生生不息。
       朱耀榜十四歲時就由族里長輩作主,與大他八歲的四方溪郭氏結(jié)了婚。朱耀榜多年來一直非常羨慕那些在馬桑樹下自由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經(jīng)常被他們堅貞不渝的愛情所感動。于是他想寫,想唱,想把自己心中的感觸通過歌的形式唱出來。
       天賜良機,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作素材就發(fā)生在他身邊。解放初,當?shù)赜幸晃荒贻p人應(yīng)征入伍,臨行前和鄰村的一位女孩子在馬桑樹下私訂了終身。送別的那一天,姑娘一直朝心上人走的那個方向眺望。朱耀榜就被他們純真樸實的愛情所打動,內(nèi)心澎湃的情感猶如決堤的江水泛濫開來,他利用《馬桑樹兒搭蔭蓬》民歌曲調(diào),填寫出新時代的歌詞:“馬桑樹樹兒搭燈臺(喲嗬),我寫封的書信與呀姐帶喲。郎去當兵姐耶在家呀,我三五兩年不得來喲,你個兒移花別處栽喲!馬桑樹樹兒搭燈臺(喲嗬),我寫封的書信與呀郎帶喲,你一年不回我一年等呀,你兩年不回我兩年捱喲,鑰匙不到鎖也不開喲!”淳樸、真摯的情感,大膽、自由追求愛情的思想,欲走還留的依依不舍,在這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反映了當時人們忠貞、樸實的愛情態(tài)度。
       解放初,正趕上全國少數(shù)民族民間文藝匯演,朱耀榜參加了桑植縣組織的導(dǎo)演訓(xùn)練班,自編自演。1956年,桑植縣文工團的音樂專干黎連城、左澤松專程趕到橋自彎鄉(xiāng)白果村,向朱耀榜學(xué)歌。1958年,正值大躍進,號召所有干部要唱民歌、搞文藝表演,全省在保靖縣召開民族民間文藝宣傳現(xiàn)場工作會,當時工作會上有人提議,桑植是民歌的海洋,要挖掘新的民歌?!恶R桑樹兒搭燈臺》原來是愛情歌,為了適應(yīng)文藝表演的需要,黎連城就把《馬桑樹兒搭燈臺》稍稍做了改動,加了個合唱段,就在現(xiàn)場會上唱了,這一唱,轟動了全場,也成為桑植民歌的代表作,更把桑植植民歌在全國民族民間文藝中的地位推進了一大步。
       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朱耀榜在創(chuàng)作了《馬桑樹兒搭燈臺》后,還先后創(chuàng)作了其它幾首民歌,現(xiàn)收錄在《桑植民族民間文化叢書》之《桑植民歌》中。如《懷里揣著蜜一坨》:情姐門前(羅嗬)一條坡喲,別人的走少我走哇的多喲;鐵打的鞋子呵穿啦爛了哇,我把巖頭踏起燈盞窩喲,懷里象揣的嘛蜜一呀坨哇!小調(diào)有《鼓打一更》,小品有《瞎子背著跛子》。他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在當?shù)亓鱾鬏^廣的山歌,如砍柴歌、收谷歌、插秧歌等。
       如今,年近八旬的朱耀榜身體還硬朗得很,耳聰目明,胃口也很好,每天晚上勞作回來,嘴里還不停地哼著歌,絲毫不覺得累。晚上還要喝二兩包谷燒。家里的生產(chǎn)全是老人一把手勞作,兒子在外打工,兒媳身體不好,只能做點家務(wù)。
       他希望人們在欣賞這首歌的同時能知道他就是原創(chuàng),因為在這以前,關(guān)于《馬桑樹兒搭燈臺》的原創(chuàng)一直存在著較大的爭議,有說是常德的,有說是株洲的,這令老人很傷心。最后老人俏皮地說:“《馬桑樹兒搭燈臺》的原創(chuàng)不能夠‘假冒偽劣’。”


不用擔心桑植民歌會“斷層”


       面對記者對桑植民歌傳承性的擔憂,尚生武一臉自豪,連連擺手,“國家和政府很重視我們桑植民歌的發(fā)展。”“政府不僅下文件要保護桑植民歌,還專門建立桑植民歌廣場,每天晚上都有數(shù)千人聚集在廣場唱桑植民歌、跳土家擺手舞和白族仗鼓舞。”
       創(chuàng)新是桑植民歌的靈魂。大革命時期,《門口掛盞燈》、《馬桑樹兒打燈臺》是革命民歌的代表。解放以后,群眾創(chuàng)作了《土家唱起躍進歌》。桑植是扶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湖南省以工代賑辦主任龍清秀為了群眾的利益嘔心瀝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全國公務(wù)員的榜樣,群眾創(chuàng)作了新桑植民歌《楷?!罚芍魳芳野渍\仁作曲,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br />        除了宋祖英,著名歌唱家何紀光演唱的《板栗開花一條線》以及《四季花兒開》、《門口掛盞燈》等,都已成為中國民歌寶庫中的經(jīng)典。同時,桑植民歌無窮的魅力也吸引了瞿希賢、白誠仁、譚盾、魯頌、彭夢麟等著名藝術(shù)家前來采風,他們在吸納桑植民歌豐富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如白誠仁根據(jù)桑植民歌創(chuàng)作的《挑擔茶葉上北京》、魯頌創(chuàng)作的《甜甜的山歌》、王佑貴根據(jù)桑植民歌創(chuàng)作的《心頭愛》等,桑植民歌已成為廣大藝術(shù)工作者進行創(chuàng)作取之不竭的寶貴資源。
       桑植民歌就是這樣用自己獨特的原始美、藝術(shù)美、人性美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了全世界的聽眾。